完成打造“政务大厅”5个;建设24小时“政务e站”11个;完成“粤菜师傅”“南粤家政”技能培训8565人次;开展周末党群便民服务大集市,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民生微实事”立项1110个项目……深圳市光明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围绕“民生七优”工作目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痛点难点”,推动一件件民生实事扎实落地,把初心使命落到实处。
朝着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目标赶超奔跑时,光明区也正努力让这座城区更有“温度”。
▶▷问需于民
开出四类民生实事清单
当前,深圳正在进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光明区,这座冉冉升起的科学之城,正以主阵地的担当作为,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争做深圳参与未来科技竞争的“冲锋舟”,呈现出犹如特区创业之初的火热建设场景。
光明区,不仅有疾奔的速度,还有暖人的温度。
光明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力以赴推动光明区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夯实民生基石。
光明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4”方案,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安排,为群众办好民生实事项目。“1”为总方案,即《关于开展光明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决定》;“4”分别为四类民生实事清单,即在全区开展“54项重点民生实事”,在基层党组织开展“万名党员在身边”实践活动,在政法领域推出13项民生实事,在社区征集至少1000件“民生微实事”。
根据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人民群众来信来电来访,以及政府网站群众留言,光明区各单位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融入到光明高质量高颜值城市发展建设中,在全区重点开展“54项重点民生实事”,涵盖教育、医疗、文体、住房、交通、宜居环境、就业创业、养老助困、公共服务、企业服务、党群服务、城市安全等10个领域,推动重点民生服务提质增效。
结合“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光明区对每件民生实事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每项任务提出量化考核要求,提供经费保障;要求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对照责任分工和推进时限,定期督查督办,确保落地见效。
▶▷用心用情
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进入大开发大发展黄金期,光明区吸引了大量科技人才、来深建设者及相关服务人口流入。
与2010年相比,光明区增加了61.44万人,十年增长近130%,是全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区之一。但由于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不断提升,群众需求也随之展现出差异化、多元化趋势。
光明区聚焦群众实际需求,分类施策,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居民黄助芳2017年丈夫去世后,仅靠每月不到3000元的收入独自抚养孩子。去年,在光明区有关部门帮助下,黄助芳生活获得了极大改善,还自学考过了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今年,光明区总工会招聘她为职业化工会工作者,还为她在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找到了一份兼职。“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黄助芳说。
目前,光明区已经启动“圆梦光明”职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补贴金额共计60万元,为区职工开展学历教育、南粤家政、粤菜师傅等技能提升服务。许多个像黄助芳一样的群众因此受益。
不仅弱有众扶,光明区广大群众也享受到了越来越便利的城市生活。
2021年,光明区发布政务服务“秒证”、精准智享、科学城人才信用办、跨省通办等4个改革项目。这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和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辖区企业、科研机构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也是光明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聚焦点之一。
自光明区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以来,科研机构、初创企业不断增多,难免面临已经签约、但办公科研场地在建,一时不能投入使用的情况。
光明区精准对接鹏城国家实验室、中科院先进院脑所、计量院、腾讯量子实验室等科研机构,深入开展调研75次,成立“专班”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题会议29次,协调解决科技管理、产学研结合、科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截至目前,光明区已经为8家科研机构解决数万平方米过渡场地,并通过减免、补贴场地租金,让机构得以迅速投入运营。
基层故事
便民大集市已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
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民服务
修补裤脚、小家电维修……每逢单月的第二个周末,光明区31个社区都会同步开展便民服务大集市,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便民服务。目前已累计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群众满意度有效增强。
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民生实事项目,大集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搜集群众日常需求,以“按需点单”形式,动态制定“3+N”集市服务菜单,固定提供义诊、义询、义值3项既定服务,按需提供义剪、义拍、义修等N项自选服务,已提供自选服务100余项。
免费“大集市”服务送到社区、公园、广场及群众家门口,解决了便民服务资源“散”、内容“虚”、阵地“远”等问题。
光明区在全市首建党群服务便民集市“资源池”,因地制宜构建党群服务联盟,整合下沉政务、法律、教育、健康、公益等8大类服务,“打包”融入周末便民大集市;制定集市组织频率、服务内容、安全保障等工作标准20余项,发动居民参与集市项目设计、评议、实施、评价等过程;组织32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增设“上门送+驻点办”便民服务点,将职能范围内的“快办”业务,变成直达群众的“快递”业务;打造便民服务移动“大篷车”,增设便民服务流动点,将大篷车开进社区、工业园区、企业、重大建设项目等场所,实行群众家门口现场办公,实现党务、政务、社务三融合。
履职清单
●截至11月2日,全区48个单位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的2354项,其中429项正在推进,1900项已完成。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总计79项,推进中33项,已完成46项。
●“民生微实事”共立项1110个项目,涉及金额约5987.79万元。现阶段已完工856个,实施中217个。
●完成打造“政务大厅”5个、建设24小时“政务e站”11个。
●新建市政中压燃气管网12.87公里,新增管道天然气用户3.79万户。
●推动11个项目共计约3100套公共住房房源建设。
●已完成“粤菜师傅”“南粤家政”技能培训8565人次。
●推进多种形式职业技能培训19.1万人次。(南方日报记者柳艳通讯员姚礼文)
从鹤洞大桥大中修启动直至近日开通,广钢新城居民刘汉波对其展开了一场云监工。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刘...
日前,12315市场监管投诉举报热线、12319住房和城乡建设服务电话、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12333人...
1月12日,江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施适代表江...
日前,百色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在全市设立四级田长,实...
1月10日,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计划到2026年惠州综合实力迈入国内一流,两大支柱产业跻身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