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五年,江海区的奋斗目标是:全区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成为全市工业立市重要引擎以及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9月28日,中国共产党江门市江海区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全面回顾了过去五年江海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情况,并对未来五年的各项工作锚定了方向。
“高新区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50强”“三大主导产业的产值分别突破400亿元、300亿元、200亿元”“高标准建成全市城市品质提升示范区”……大会提出了不少令人倍感振奋的目标,描绘了一座创新之城的美好蓝图。
接下来,江海区将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积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之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江门建设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贡献江海力量。
工业立区▶▶全力打造三大主导产业
坚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超千亿产业园区,是未来五年江海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立足于此,江海区接下来将坚持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不动摇,扎实落实全市“工业振兴”和“园区再造”工程,加快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两翼齐飞”。未来五年,江海区将全力打造主导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机电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支持“链主”企业发展壮大,推进摩尔电子科技产业园、优美科新材料二期、德昌电机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全方位“接轨”深圳,推进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强化主导产业关键领域的延链补链,力争到2025年三大主导产业的产值分别突破400亿元、300亿元、200亿元,形成战略性产业集群梯队发展格局。
另一方面,江海区将全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巩固家电、照明、医药和食品等传统产业优势,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充分利用“互联网+”“5G+”等信息化手段,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加快形成智能家电、智慧照明、大健康等优势基础产业集群。
此外,该区将全力促进现代服务业优化发展,争取更多区域性综合型总部、研发型总部落户,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等服务业,并以建设珠江西岸产业金融综合改革示范区为目标,大力推进高新区金融中心等平台建设,引进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江门运营中心,大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全力推进产业园区提质增效,积极参与江门省级大型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创新园区管理机制和投资运营模式,积极推动国家高新区扩容提质,主动接受珠西枢纽的辐射,盘活会港大道南部片区。
创新驱动▶▶着力打造全市科技创新标杆
作为国家高新区,“创新”是江海区最亮眼的底色。未来五年,江海区将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全市科技创新标杆,深度融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不断提升区域创新综合能力,推动高新区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50强。
汇聚创新要素,关键在于建设更多创新载体。为此,接下来江海区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广东(江门)“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等六大国家级创新发展平台作用,汇聚更多高端创新资源,全面提升高新区发展能级。同时,实施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计划,力争到2025年,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105家;推进网驿·江门智造科技港、电子信息产业港等科技综合体建设,高标准推进总部科技园二期、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创新载体建设,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省级以上重大创新平台落户。
为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江海区将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计划,力争到2025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同时,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引导行业龙头企业进行战略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和产品研发,提高自主创新研发水平。鼓励支持有实力的重点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技术研发。
在促进创新人才聚集方面,江海区将发挥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高新(江海)分中心、珠西先进产业优秀人才创业创新园等平台作用,依托火炬大厦、粤湾云谷、产业加速园等重大园区载体,建立“人才+项目+平台”联动机制,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家、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
改革开放▶▶加快形成“外引内联”交通网络
一直以来,改革都是引领江海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来五年,该区将坚持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着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特别是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解决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
在基础设施“硬联通”方面,江海区将加快江门高新港二期建设,加强与盐田港、南沙港、高栏港等港口枢纽的对接,全面打造国内一流现代内河港口;配合加快深茂铁路江海段建设,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中江高速扩建项目,优化高速公路出入口功能,提升联接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等重要通道的便利度;加快推动会港大道东延线、连海路南向延伸以及江睦路建设,积极推进胜利南路南延与银鹭大道相连,配合推进滨江快线建设,加快形成外联深港澳、内联中心城区的“外引内联”交通网络。
在机制规则“软联通”方面,江海区将大力实施“湾区通”工程,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深化民生领域合作,为港澳居民来江海居住、教育、医疗、养老等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深入推进“侨梦苑”核心区建设,完善扶持政策,加大侨资侨智招引力度,探索创办具有江海特色的侨务活动,吸引更多华侨华人到该区投资兴业。
此外,江海区将更深层次推进全面改革,主动对接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各类要素在该区集聚;深化国资平台和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好“金种子”行动,推动更多企业上市;在更宽领域扩大对外开放,紧抓江门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展机遇,谋划综合保税区建设,以江门高新港为基点,积极参与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建设。
协调发展▶▶高标准建成城市品质提升示范区
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是江海区过去几年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之一。未来五年,为了进一步增强这座创新之城的吸引力,江海区将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增强综合竞争力。
为此,该区将持续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油湾片区、下沙片区、纸厂片区整体更新,全域完成城央绿廊建设及重要节点区域的城市更新改造,高标准建成全市城市品质提升示范区。
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也是江海区实现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接下来,该区将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产业,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重点扶持礼乐葡萄、锦鲤、桃花等优势特色农业。同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农村改厕;推进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美丽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特色名村建设,打造一批“粤美乡村”。
在生态环境方面,江海区将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有力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强江河湖水环境、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构建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协同防控体系,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管控和修复,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此外,该区将持续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健全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机制,大力解决市民“急难愁盼”问题,让市民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建成“十分钟文化圈”和“十五分钟健身圈”,进一步擦亮龙狮文化节、礼乐葡萄节、江门圩日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从鹤洞大桥大中修启动直至近日开通,广钢新城居民刘汉波对其展开了一场云监工。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刘...
日前,12315市场监管投诉举报热线、12319住房和城乡建设服务电话、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12333人...
1月12日,江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施适代表江...
日前,百色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在全市设立四级田长,实...
1月10日,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计划到2026年惠州综合实力迈入国内一流,两大支柱产业跻身世界一流。...